2013年7月13日 星期六

鳥語

白頭翁
白頭翁和麻雀綠繡眼合稱「城市三寶」,白頭翁體長約17到22公分,額至頭頂純黑色而富有光澤,兩眼上方至後枕白色,形成一白色枕環。耳羽後部有一白斑,此白環與白斑在黑色的頭部均極為醒目,老鳥的枕羽(後頭部)更潔白,所以又叫「白頭翁」。

紅尾伯勞:
體背紅褐色、腹部呈淡黃褐,有顯著的粗黑過眼帶及白色眉斑。
 
蒼鷺:
蒼鷺體長90-100厘米,翼展可達175-195厘米,體重為1-2公斤。其上半身主要為灰色,腹部為白色。
 
 
黑面琵鷺:
原來有一隻長長的、外形像是琵琶的嘴巴,連同臉上眼睛的周圍都是黑色,全身白色的羽毛,長長的腳和不算短的脖子,外型和鷺鷥差不多,因此就被稱作黑面琵鷺了。
 
 
埃及聖鸛:
嘴巴是黑色,向下彎曲狀似鐮刀,腿、尾羽和翼羽的邊緣都呈黑色,身體則為雪白,展翼寬110124公分,成鳥平均重約1500公克,只有在繁殖時期會發出低沉的「古嚕」聲或「呱呱」聲。
 
 
紅冠水雞:
嘴為紅色,額部有紅色斑塊,尾部下方有白色斑塊,協下亦有白斑。全身為黑褐色,腳步為黃綠色,不但足長,腳趾前三後一一甚長。
 
 
黃尾鴝:
雄鳥頭頂銀灰色,前頭、頭側、後頸灰白色,額、臉部、頸側、喉、前頸黑色。背黑色,雜有橄黃色羽毛;腰至尾橙褐色,中央尾羽、翼黑褐色,翼有白斑甚醒目,胸以下橙褐色。
 
 
青足鷸:
體上部為灰色,體下部為白色,整體色澤給予一種清澈剔透感。頭部及頸部有縱斑,嘴長微上翹,嘴基灰綠色,末端黑色,腳長為青灰色。


赤腹鶇:
赤腹鶇屬鶇亞科,體長 22 公分,在台灣是普遍可見的冬候鳥。特徵是胸部、側腹部有橘紅色。公鳥的頭頸部偏黑色,雌鳥的頭部顏色較淡,體色跟雄鳥無差別。
 
 
翠鳥:
翠鳥外號又稱魚狗或釣魚翁,高超的捕魚技巧由此可見.其喜停於小池.小溪之突出樹枝上..或懸停於空中.看準水中的小魚..高速衝入捕食之...飛行時伴隨高八度的喞喞聲...休息時則會有節奏的上下抖動頭部。
 
 
灰頭鷦鶯:
體型修長,尾羽長,腳赤肉色,頭頂深灰色。體背大致橄欖褐色,臉部灰白色,喉上胸白色,下胸至腹部乳黃色,冬羽則有白色短眉。
 
 
喜鵲:
喜鵲的體長可達43-46厘米。本物種的外形可以簡單地描述為「體形巨大的黑白兩色長尾鳥類」,其頭部、頸部、胸部、背部、腰部均為黑色,略顯藍紫色金屬光澤;肩羽、上下腹均為潔白色。
 
 
 
高蹺鴴:
高蹺鴴體態修長,體長越35厘米,通體黑白分明,一雙紅腿很容易辨認。
 
 
小啄木:
台灣特有亞種頭上至後頸灰黑色,背及尾上覆羽黑色,下背及腰白色而有黑色橫斑,雄鳥後頭兩側各有一紅斑,雌鳥則無。腮及頸側和喉為白色,體下灰褐色,嘴黑色、腳鉛灰色。
 
 
夜鷺:
嘴長頸長腳長的涉禽 飛行時頸部縮成S型(台灣只有此科和鵜鶘科有這特徵) 大部分種類生活在沼澤地帶
 
黑冠麻鷺:
黑色羽冠、藍色眼先、布有黑色橫紋的暗褐色身軀以及布滿黑色縱斑的淡黃腹部,是黑冠麻鷺的外表特徵。

棕背伯勞:
棕背伯勞是本土種的大型伯勞鳥。嘴尖下勾,為食肉族,有長長的尾巴,類似烏秋---大卷尾的體型(但尾羽不開叉),並戴著一副黑眼罩 。
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